先前,全国多地接连发生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在技术发展与政策扶持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已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购车首选。
另外,新能源车充电桩爆炸、车体自燃等安全问题也不免给消费者带来隐忧。当下,新能源车的安全争议不断,其能否成为拉动消费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6月底,国产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已经正式跨过了3000万辆大关,市场占有率达到35.2%。具体来看,今年1月至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业内人士预测指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还将进一步上升,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有望达到1150万辆。
在汽车出口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热度仍在不断提升。相关数据显示,今年7月我国汽车出口量为46.9万辆,同比增长19.6%。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10.3万辆,环比增长20.6%,同比增长2.2%。1月至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量为70.8万辆,同比增长11.4%。
“之所以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逐年走高,首先在于新能源汽车拥有燃油车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电车品类全新的智能科技和驾乘体验,远超传统燃油车。一辆二、三十万元的新能源电车带来的驾乘体验,过去百万级燃油车可能都无法达到,这使得大量的消费者开始选择新能源车。”业内人士表示。
乘联会最新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车市一共推出了11款燃油车,比2018年同期减少31款,而新能源汽车上半年则一共推出了60款新车型,几乎是燃油车的六倍。
随着新能源车销量的增长,相关投诉问题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记者看到,2023年新能源汽车投诉量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黑猫投诉平台发布的《汽车领域2023年投诉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汽车领域投诉量超1.3万单,其中涉及新能源汽车的投诉占比达到61.28%,较2023年上半年增长了8.36%。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数据也指出,充电桩体验不佳、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亟待改善。
J.D.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杨涛曾表示,“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竞争加剧,汽车公司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不断加速产品迭代,缩短开发周期,对新能源汽车的质量管理产生了巨大挑战。”
据应急管理部门统计公布的最新数据,仅2023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自燃率就上涨了32%,平均每天就有8辆新能源汽车发生火灾。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为预防“电车上火”,应按时保养,定期检查电气、开关、灯座的连接头是否松动;如遇到用电中断、散发胶皮臭味、仪表台冒烟等,需立刻停车熄火排除故障。
值得注意的是,为改善新能源车存在的诸多使用问题,部分企业相继做出努力:如特斯拉在中国大陆面向部分非特斯拉品牌电车试点开放充电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充电便利性;仕卫麒推出“防火盾”,针对新能源汽车火灾自燃现象,提供安全防护。将其安装在车仓内底部后,便能有效阻燃。
“上述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新能源汽车产品设计跟不上消费者日益突出的需求。很多新能源厂商在产品研发时满足于利用贴牌战略快速占领市场,营销策略方面过度追求豪华配置的堆叠来吸引眼球,对品控问题和售后服务问题不太重视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需要全产业链和监管层面合力统筹解决的。”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说。
关于新能源车发展的下一阶段,比亚迪公司董事长王传福曾经有个著名的论断: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是提升新能源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企业可能面临成本压力。在这方面,建议政府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表示。
8月8日,上海市政府印发了《上海市交通领域大规模设施设备更新专项工作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到,计划到2027年年底前,上海市公交车、出租汽车全面实现新能源化。
在浙大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看来,新能源车将成为拉动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能源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能源车技术创新和智能化、网联化等发展趋势也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